徽章里的祁阳记忆(十一)千年古邑话祁阳

[复制链接]
查看: 837|回复: 1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23-12-8 08: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千年古邑话祁阳
我有几枚祁阳县政府的章,二枚是民国时期的,版面差不多,都是三行文字排列,从上到下依次是“祁阳”、“县政府”、和英文“NO”加数字序号。不同的一枚中间有两条横线间隔,一枚没有。一枚背面有“三十七年用”字样,一枚背面绣太重,看不清字迹。
祁阳县政府.png

微信图片_20230703081405_副本.png

另二枚则是建国后的,一枚是“湖南省祁阳县人民政府”,一枚则是“中共祁阳县委员会”,两枚章文字都是繁体字,应该是五十年代初期用的。
中共祁阳县委会.png
湖南省祁阳县人民政府.png
这几枚章是民国到建国后祁阳县政府的见证,更远的章也许有,但我一直没找到。能找到的这几枚章也不过是祁阳沧海桑田的短暂掠影。
祁阳历史悠久,早在约几万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商周时期,祁阳已进入到奴隶制社会,1985年在下马渡镇寨子脑、书家铺和肖家村镇的晒禾坪等地发现打制、打制与磨制相间的石器以及商代窑址,说明祁阳很早就属于开化地区。
  春秋战国时,祁阳为楚之南疆。秦始皇统一中国,置郡县,祁阳属长沙郡。西汉时分长沙郡南部置桂阳、零陵二郡,祁阳属零陵郡的泉陵侯国。东汉时除泉陵侯国为县,隶属未变,直至三国东吴末期,祁阳仍属零陵郡。两汉时,祁阳这片土地上经济生活有了明显的进步,文化发展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东吴孙皓元兴元年~天纪四年(264~280),分泉陵县,置祁阳、永昌二县(另一说是民国《祁阳县志》载为东吴孙亮二年,即公元257年设县),祁阳县设县治(县城)于今祁东县金兰桥镇新桥头村,因县治地处古祁山(指衡南县之祁山,衡南称岐山,祁阳则算祁山)之南,故名祁阳。永昌县设县治于今祁东县砖塘镇烟合岭。当时祁阳境域限于清江流域和湘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及今衡南县一部分地方。至两晋、南北朝时期,祁阳隶属未发生变化。
隋开皇九年(589),撤并州县,祁阳、永昌二县并入零陵。唐武德四年(621),恢复建置,永昌县并入祁阳县,县域面积扩大了一倍,达到3800多平方公里。不久废县。
唐贞观四年(630),重新恢复祁阳县,仍属零陵郡。同时,将县治迁至老山湾(今茅竹镇老山湾村和茶园村一带)。也有人说是海水湾。明·景泰三年(1452),县城又搬到现在这个地方——檀山湾。唐·武德四年以后的祁阳县城便有了三个“湾”:老山湾、海水湾、檀山湾。檀山湾为县城,没有争议,因为如今仍在檀山湾。至于海水湾和老山湾何处曾为祁阳县城,则说法不一,而且都有《县志》为依据。
一说县城在海水湾。
1993年版《祁阳县志》载:“唐贞观年间迁于海水湾(今城关镇东江村)。”意思是说,祁阳县城曾在海水湾,而且在后面括弧加以具体说明。
清·嘉庆《祁阳县志》也载:“城在县东南,俯临大江,元时屡被江涨淹废。明正统时,常有苗警。至景泰三年壬申移筑东北高阜。”这段文中的“城在县东南”指的正是海水湾。
二说县城在老山湾。
老山湾又名老水湾。老水湾与海水湾只一字之差,史家们常将二者混淆。李馥民国《祁阳县志·事略》载:“县治在今县西南十里老山湾左近。”这条史料有三点值得重视:一是方位,老山湾正好位于今县城“西南”;后来迁到‘东北高阜’,正好是今县城檀山湾;二是距离说得准确,老山湾距县城正好是十里路程;三是老山湾地势低洼,正好常被“江涨淹废”。
2004年秋,撰修《祁阳县城建志》,撰修者去老山湾进行实地考察,当地农民,无分长幼,无分男女,都说老山湾曾经是祁阳县城,并且带笔者去看县衙的所在地“二房台”,指点江边的码头、河街、新埠头等处。一位村妇说,南面还有黑松林,那里面曾经住过很多苗人。这一点很重要,与嘉庆《祁阳县志》中的“苗警”相吻合。海水湾在湘江北岸,苗人渡江成“警”不易;老山湾在南岸,苗人徒步就可以进入县城滋事。这一切都说明,老山湾(即老水湾)曾是祁阳县城,海水湾则不是。
海水湾确实“在县东南”。但是说景泰三年“移筑东北高阜”——檀山湾,方位便不对了。檀山湾县城不是在海水湾的东北高阜,而是西北高阜。海水湾的东北应该在黄土岭、樟树脚以北一带。但是,此书也有合理的地方,如“俯临”大江二字,便颇像海水湾的地势。
嘉庆《祁阳县志·龟潭》条载,龟潭在“县东里许,海水湾之下,深不可测。层岩峭削,盘石浮出水面丈余。昔人刻‘龟潭’二字于上。”1949年以前,海水湾地貌依旧是“层岩峭削”。明代邓球的梅花洞,就在龟潭的峭壁上。海水湾虽有深水,却太窄太高太陡太峭,确实是“俯临大江”。这对船只停泊,货物装卸,官员上下,都不方便,不可能选择这种“峭削”的地方设县城。又说“元时屡被淹废”,那就更加不符合实际,海水湾“俯临大江”,地势甚高,从来也未被江水“淹废”过。这段文字所言,矛盾甚多,是不是写志书的人错将“老水湾”写成了“海水湾”,而又世代相传,而成了以讹传讹呢?有可能。李馥《祁阳县志·事略》中说县城在老山湾,方位、距离、地势低下、受淹,都说得很准确,但是在同一志书的《建置》中又说成是“海水湾”。海水湾、老水湾虽是西辕东辙,但二者的地名仅有一字之隔。旧县志在撰写、抄录、雕版、校对中出现一些错误并以错传错的地方是会有的,不足为奇。
《中国历史大辞典》载:“祁阳县三国吴分泉陵县置。治今湖南祁东县东南金兰桥。隋天皇九年(589)废入零陵县。唐武德四年(621)复置。移治今祁阳县西南十里老山湾。因城临湘江,累被淹没,明景泰三年(1452)移治东北高阜,即今治。”《永州府志》也如是说。
这些资料说明祁阳县治曾在海水湾之说——错。
三说县城在檀山湾。
今县城檀山湾在老山湾的“东北高阜”,具体在什么地方?知道的人便不多了。因为檀山湾已成闹市,面目全非。明·景泰三年以前,此地确实有一座“高阜”——小山头,后来,县署就建在小山头的顶上,即今县公安局所在地。县署大门前建了一条街,就是今天的县前街。县署左侧有一个陡坡,砌了十多级青石码头,下码头往东一直延伸至王府坪市场口,叫小码头街。县衙左侧街道南折,有一个更大的陡坡,砌了20多级青石码头,直至新街口,叫大码头街。县前街西抵三圣殿,向南100米处,又有一个大陡坡,叫唐家陡,也修建了青石码头,梯级比大码头还多。三圣殿北折福星街、中仓街达火神庙,再西折罗口门,罗口门内50米处又有一个斜坡,叫桐子塘,也砌了青石码头。由火神庙北去沙井陡,也是一个长长的斜坡,有很多石砌码头。由火神庙南折昭陵街,不到50米处,又有一个陡坡,叫伍家陡,也砌了多级青石码头。后来县城街道铺青石路面时,所有码头都改成了青石斜坡。20世纪60年代拆了火神庙(炎帝宫),修筑了一条西接北正街,东达黄道门码头的人民东路,也有个很长的斜坡,至今犹存。县署东南西北四面的码头、斜坡说明了,祁阳县衙是建在山顶上。此山叫什么名?檀山。山脚下是一个偌大的水湾。这个水湾在檀山脚下,便叫檀山湾。
檀山湾水系由三部分构成:
一是马王岭下(即檀山下)的大水面,此处曾设渡口,叫檀山湾渡口。后来被城建废土蚕食。1944年以前,马王岭斜坡下,还有六七亩宽的水面,水面南边筑有一排水上吊脚楼。日寇投降后,县城到处是残垣断壁,必须重建,于是大量残砖、碎瓦、废土倒进檀山湾渡口,将尚余六七亩的水面填成一亩多宽的小塘。20渡口彻底消失了。
二是察司塘,有40~50亩水面,与檀山湾相连,有三个汊。一个汊向新街,一个汊向南长街,一个汊向后街,可以通航行船。后来修建南长街、后街、新街,大量废砖废土填入塘中,水面被蚕食,不能行渡船了。因水面太宽,行走不便,就从王府坪西侧的后街到南长街巷子中间,修了一条长长的石砌堤(道路),宽约三尺,堤面离水面约三尺多高,将察司塘三个汊隔成三个水面。20世纪60~70年代,又将察司塘等三个塘完全填满,建成一个大广场,还靠新街口坐西向东建了一座青石为台基的“主席台”。再后来又拆了主席台,在广场上搭棚,建立农贸市场,即如今的王府坪市场。
三是通过王府坪的水道。檀山湾、察司塘与燕窝池、泮池塘(莲子塘)也是相连的,檀山湾渡口的船可以通察司塘、王府坪未填前的水道、燕窝池、泮池塘和潇湘楼下的荷花池。后来水面不断被城市建房填满,通泮池塘水面便被纵横的街道、高大的楼房和居民住房占用了。
檀山湾消失了,只留下一个谜一样美丽的名字,让人去想、去猜、去问:檀山湾在哪里?
这时祁阳不仅版图扩大了,而且县治也迁到濒临湘江、交通方便的“四达之衢”的新址,经济、文化有了新的发展条件。其时手工制陶业最为发达;虽经“安史之乱”,而“湖湘尚宁”,以至唐末,经济、文化一直是发展的。
  宋代祁阳隶属未变。元时属永州总管府。明清时期属永州府。由于老山湾地势低平,常受水浸,城区狭隘,不利发展,明景泰三年(1452)将县治迁至西北高埠檀山湾,今祁阳县城。自宋至清四朝,虽多有战乱,社会经济是向前发展的,至清乾隆年间,能向“湘潭、汉镇”岁输稻谷10万余担;而文化上历宋、元、明、清四代,一直称盛,共考取进士122人,举人129人。
  民国3年(1914),祁阳属衡阳道,不久,废道。民国27年,设行政督察区,祁阳属第七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时期,近、现代工业开始在祁阳兴办和发展,1938年前后,华东、长沙等外地11个工厂相继迁来祁阳,新兴产业工人骤增至3200多人,以及湘桂铁路通车,交通方便,商业发达,祁阳曾出现一个短时期的畸形繁荣。1944年日军侵陷祁阳,外地工厂全部迁走,日军烧杀抢掠,加之天灾人祸,祁阳经济一度衰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第七行政督查专员公署为零陵地区专员公署。祁阳仍属之。解放后,祁阳共设6区。1952年,改属湘南行政公署(衡阳、零陵、郴州三个区合并为湘南行政公署),4月,将原祁阳县的东北部地区划出,另置祁东县。1954年,将宁远县和常宁县的部分地区划入祁阳,置金洞区(今金洞林场),7月,撤湘南行政公署,祁阳改属衡阳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83年又改属零陵地区行政公署(永州市)。1996年隶永州市至今。
  祁阳从三国东吴置县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隶属多有变动,且境域历代变异很大,但祁阳县名一以贯之,且均为“郡之首邑”、“一等县”、“特等县”。魏晋南北朝时期,祁阳曾是三度为“侯”一度为“伯”的封地。 
祁阳的县城当时都设有高大的城墙。祁阳城墙雄伟壮丽,曾为湘南之冠,俗有“祁阳城墙永州塔,宝庆狮子盖长沙”之说。祁阳城墙有七条城门,城门上都建有重檐城楼,并且为各条城门取了很好听的名字。正南门名长乐,俗名驿马。长乐有吉祥的意思,驿马是城门内曾设有驿站。东南名黄道,也有吉祥之意,如“黄道吉日”。黄道又是城内的中道。此门经黄道街、昭陵街、北正街(今名人民中路)直抵罗口门,正好是县城的轴心街。黄道门往东是迎秀门。门楼上建有奎星阁,凡中进士、中举人、中秀才,均乘船由此上岸,登奎星阁宴饮。正东是潇湘门,在潇湘阁下,因得此名。东北门叫迎恩,俗名寿井门或吊井门。此门接北关大道,朝廷下诏赐恩,都由此进城,故名迎恩。又因城门内侧数尺处有一水井,叫寿井,打水用绳索吊,所以此门又叫寿井门或吊井门。正北叫甘泉门,城门内数丈处有一甘泉,泉水清冽,颇有名气,故以井名为城门名。西北城门叫朝京,俗名罗口门。朝京门有眷恋京城,感谢圣恩的意思。
以上各城门之名,或赋好意,或依实物,都有由来,唯独朝京门的俗名“罗口”二字,令人费解。尤其是这个俗名叫唤频率之高,还压倒了正名。而今祁阳人知道朝京门的甚少,“罗口门”却无人不知。          为什么叫“罗口门”说法有二。
其一:据说此门建造时,资金缺口甚大,众执事聚会商议,一筹莫展。此时突然冒出一个人来,说:“这座城门的开销我包了。”众执事大喜。那人又说:“但我有一个条件,此门必须叫罗口门。”众执事感到奇怪。
原来此人是祁阳罗口町(今属祁东)人。曾经有一挑皮篓的过路客人,在他家住了一宿,次日临走时,将一担沉甸甸的皮篓寄放他家,说过几天就来挑走。他为人忠厚,不动客人那担皮篓。谁知此人竟一去不复返。一年后,他忍不住找天皮篓一看:哇,尽是白花花的银子。从此,他富了。但是他从不花“不义”之财。祁阳建城门,他愿将皮篓中的银子全部捐出。为什么又提出用“罗口”为城门名呢?他要以此说明他们“罗口町”人仁慈处世,忠厚待人。罗口门因此而名声大震。
另一说是,罗口町《刘氏五修族谱·乾隆乙未支谱》载,刘延辉“由武籍以指挥使显于朝,祁县之北门曰朝京,世代指挥旌,于是,因故居罗口而名之也。”另一《刘氏族谱》载,“旌”就是立石碑坊。因为朝廷为罗口町的刘延辉在朝京门立了个牌坊,就将此城门命名为“罗口”,似乎太勉强了。明清两朝,祁城中立牌坊如林,官职、功勋比刘氏高显的大有人在,为什么偏偏以刘氏的家乡罗口为城门名呢?不管传说对还是族谱对,真正吸引人的,还是那个为人厚道的传说。

祁阳的城墙内外全部用几百公斤的石灰石砌成,中间填土。城墙宽大约两米多,高足足有8米多,究竟哪个是哪个年代建成的?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唐代建的,有的说是宋代建的,还有的说更早的年代,但都同意有上千年的历史。城墙总长大约有10华里,在那个年代来说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如今古城墙也完全消失在林立拥挤的房屋建筑之中。虽然在潇湘门和迎秀门之间还残留一些痕迹,但早已是荒草萋萋、断垣残壁了。
这两年,随着沿江路的改造,曾经盛名一时下河街也被拆除了,在挖掘机的轰鸣声中,那窄窄的石板街和一座座吊脚楼也成为了过往,成为了人们记忆中的风景。随之消逝的也有哪卖小吃的吆喝声和每年端午节站在吊脚楼上看龙舟的喧嚣。
又有好久没有去下河街了,不知道哪一段仅留的城墙还在不?
祁阳老县城内古建筑很多,最有代表性的是庙宇和牌坊。五十年代,祁阳县城内有两座香火很盛的庙宇。一座是城隍庙,坐落在昭陵街与人民路交叉口;另一座叫火神庙(炎帝宫),坐落在北正街祁剧团对面。当时县城的商业区集中在北正街,那里有布匹店、五金店、祁剧团、电影院和新华书店都设在北正街。现在除了祁剧团还在原址,其余的都不复存在。除了两座庙以外,每条街道都有几座牌坊。除了有几座牌坊是石灰石材质,其余的都是砂岩雕凿砌成。祁阳老县城内,至今还保留的一座古建筑,就是潇湘楼(相传潇湘楼是为纪念舜帝“泛湘江”巡祁阳而建,供奉舜帝和娥皇、女英像。原楼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嘉庆《祁阳县志》载:“泮水从此入湘,突起石冈,约五亩许,石多玲珑,若画家斧劈,马齿诸皴。嘉木美箭,从石罅出生,掩映于睥睨之间。”此处临祁水,近湘江,地势高,可远眺。明清以来,不断有人于石冈建虞舜帝庙、合江亭、观音阁,拆了建,建了毁,最后建成了潇湘楼。我在孩提时就经常听爸爸说起潇湘门和潇湘楼,还讲了很多的神话故事。
  我爸说潇湘楼里有一个“绣球井”,传说绣球井是潇湘神用斩妖神剑竖插于此,拔剑后见泉涌,且此泉涌其形似绣球,乃命名“绣球井”,此井水清澈甘甜,四季不断,据说用此水浴身净手有祛病消灾之功效。
楼里还有一个镇妖洞。据说舜接尧位,命禹治水。禹经过13年努力,把中原的水害治住了。虞舜很高兴,将王位禅让于大禹。
    禅位的舜帝,仍一片丹心为苍生。他了解到南方依然多水患,多妖魔,便决心前去巡狩。娥皇、女英二妃听说,觉得舜帝年事已高,到遥远的南方去,太冒风险,意欲劝阻,但舜意已决,不日即率众出发。舜和随从登上木筏,飞渡黄河,横跨长江,过洞庭,入湘水,一路上察民情,解民忧,教化万民,德行潇湘大地。
    一日正在湘江上游祁阳段泛舟而上,忽遇江中狂风暴雨,空中雷鸣电闪,两岸田土房舍,倾刻淹没于汪洋之中,两岸百姓叫苦不堪。就在此时,只见波涛里出现一头水妖,红鬣长披,正在兴风作浪。舜帝大怒,抽出佩剑,与之鏖战,凭借神力,擒住了水妖,最后用铁链将它镇锁在了这个岩洞中。
    却说娥皇、女英二妃见舜帝南巡三年未归,就沿着舜帝南巡之路寻找丈夫。行至距“镇妖洞”二十里的湘江北岸,从路人口中得知舜帝已驾崩苍梧,葬于九嶷。二妃悲痛欲绝,遥望九嶷方向痛哭不止,不久便相拥而立化为“望夫石”。此石现今仍屹立在老三湾对面的湘江边上。后人为感舜帝功德,便于镇妖处的石山上修建了一座舜帝庙,祭祀舜帝及娥皇、女英二妃。
    为防水妖逃遁,每年都由得道法师向洞中投入一段铁链,并焚化一条纸龙,予以镇压。同时还铸造了一口几千斤重的大钟,悬吊于大树上,洞中水妖如有变数,钟即自响示警。据说此钟响起,声闻数里。因而“湘楼钟韵”遂成为祁阳八景之一。  
  我后来到祁阳一中读书,放假时步行回家经常走新桥街,总是能看到潇湘楼,却总因回家心切,过之而不入。后来参加工作,住家祁阳,却也很少去看看潇湘楼。有几次特意去寻访,却只见大门挂锁,不得而入。
    直到去年才真正踏足潇湘楼,举足登临,临窗面江,放眼一望,见祁水自北向南而来,穿过东江桥,汇入湘江。江波浩渺,湍流涌动,樯帆飞白,水鸟衔丹;文昌宝塔,隔江耸立,崇隆雄伟,葫芦塔尖,直顶苍穹。远处峰峦叠翠,抹似黛云,好一个望江之所在!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23-12-8 11: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激动人心,无法言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